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以实际行动 坚持理性爱国

    发布时间 : 2013-09-28

    来源:

     以实际行动 坚持理性爱国 

     

    近期,达赖搞藏独、奥运火炬传递受阻和反华言论等事件的出现,在国内和海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网站、QQ和手机上大量转发各种信息,发布帖子,在校园宿舍悬挂国旗,一种爱国主义热情在年青一代身上喷发。如何正确面对这种热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学校党委宣传部编印这份宣传提纲,供大家参考。

    支持:北京奥运 

    ——保证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无疑是国家的首要任务 

    (1)有利于国家经济的腾飞。众所周知,奥运会的召开将给举办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意义。伴着这光辉的圣火,相信会迎来我们祖国又一次伟大的腾飞,而这次经济的腾飞必然会让整个世界为中国骄傲。

    (2)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升华。奥运始终在传递着一种神圣的精神,这种精神今天走到了我们的祖国,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现在首要做的是什么呢?这就是要保证奥运圣火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散发出令人震撼的光辉。

    (3)有利于抵制各方的阻力。在百年奥运史上,北京奥运并不是第一届遇到阻力的奥运会,自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始,包括墨西哥奥运会,蒙特利尔奥运会,莫斯科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乃至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均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抵制和阻力。我们遇到的艰难和阻力其实并非出乎意料之外,北京奥运会进程在总体上还是顺利的。面对期间的波折和阻力,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应该保持应有的冷静和理性,应该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完全有能力掌控局面,有能力把一届最成功的奥运呈现在世界面前。

    (4)现实说法:办好北京奥运是最好的『抵制』 

    【香港《南华早报》4月23日文章】题:梦想还是噩梦?这取决于北京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奥运会期待很高,认为作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部分,奥运会能充分展示他们把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变成现实的决心。但上个月西藏暴动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令人担心,因为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遭遇阻挠,上周末在国内各大城市,法国连锁超市家乐福成为众多抗议者发泄怒火的目标。

    在洛杉矶,数以千计的华人聚集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好莱坞办公楼外,要求CNN解雇发表辱华言论的主持人卡弗蒂。目前,北京和西方国家在人权、西藏等问题上发生的政治纠纷似乎还没有结束的迹象。事实上,有充分的预兆表明,中国人因为西方“打压中国”而激起的民族情绪有可能影响到奥运会。

    中国人把家乐福当成替罪羊来出气的场面可能在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招致更多针对中国的负面媒体报道。人权活动分子和法国人要求萨科齐总统抵制奥运会开幕式的压力会加大,这样就限制了通过低调的外交活动来达成妥协的空间。

    奥运会或许会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情绪,在中国人和西方社会之间制造紧张气氛,进而造成恶性循环。若果真如此,这只会便宜了西方那些鼓吹“中国威胁论”和“西方蚕食论”的人。

    最近发生的事件表明,北京必须冷静地运用危机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盛事成功召开,才能遏制由此带来的政治影响。

    爱国:需要理性 

    ——理性爱国是最好的爱国 

    (1)大国的气概。当今之中国已不是当年软弱无能的满清政府,而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不容小觑的大国。要让世界看到一个昂扬的中国,一个团结的中国,一个安定的中国,一个发展的中国,这需要有大国的气概。

    (2)冷静的思索。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大学生要表现出冷静智慧和团结,而不是激愤,不是谩骂,不是情绪的无谓渲染,不是意气用事的单纯抵制,不是听信谣言,更不是打砸,所以过度狂热的爱国热情也许对政府而言反而会适得其反,一旦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正中他人下怀。我们需要用理智和智慧去冷静的甄别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需要有全局的观念和长远的眼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一旦被人利用,你们的爱国心会流泪会流血,这种伤害于国于民才是真正致命的。

    (3)现实说法:坚持理性爱国是最好的『抵制』 

    【香港《信报》4月22日文章】题:民族主义之上须有更高价值 

    国内多个城市出现反法示威,口号相当激烈;主流网页上,爱国言论排山倒海。中央于此时决定替运动降温,是明智之举。

    降温是必要的,因为民族主义情绪被煽动起来的话,轻则可把主办奥运会原意完全打翻,重则破坏整个改革开放政策,长远危机社会稳定。如此强在的力量,不小心操控而任其肆意发挥,肯定要出问题。

    民族主义必须理性,而且这种理性必须构筑在包括一些超越物质价值的基础之上。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传统。

    香港《东方日报》4月22日文章】题:理性爱国不排外 

    这次内地民众杯葛家乐福,起因于京奥圣火在巴黎传递遭袭,以及法国总统萨科齐一再声言不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然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对西藏问题说三道四更多,也表示缺席京奥开幕式;英国首相布朗预早表态要接见达赖,也声称不出席京奥开幕式;至于美国总统布什,也一直吁请中国领导人与达赖对话。那么,是不是也要杯葛德企、英企、美企呢?是不是也要“抵制德国货”、“抵制英国货”、“抵制美国货”呢?如果是这样,中国岂不是又要回到闭关锁国,还能搞改革开放吗?这种行为不是理性爱国!

    面对若干西方政要、传媒人对西藏事件的歪曲讲法和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面对北京奥运(包括圣火传递)被无理干扰杯葛,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奋起发声。但是,我们的抗议,必须将某些居心叵测的传媒、政要与该国人民、企业、运动员区别开来:我们的示威,必须遵循和平、理性、非暴力及合法原则。

    行动:刻苦求学 

    ——强自己才能强国家

    祖国的明天是青年的。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实事,让自己更强大,包括我们的能力和心灵!唯有如此,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强大,而这才是真正理性的最为有力的爱国。

    【《人民日报》4月19日文章】题: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近日,“加油中国”的呐喊在海外激荡,抗议卡弗蒂辱华言论的怒潮在国内掀起,互联网上“‘红心’中国”的签名,也在飞速增长……

    当“藏独”分子试图分裂祖国的时候,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违背良知的时候,当一些政客居心叵测妖魔化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祖国最朴素、最深厚的感情。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令人动容,弥足珍贵。

    每次爱国热情的表达都是自然的,但这爱国热情的激发却并非偶然。在愤激之后,更冷静地思考,更理性地分析,更从容地应对,我们才能将阻力变为动力,将磨难变为财富,将这个纷纷扰扰的春天变为凝聚民族精神、历练大国心态的契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向了世界,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开放的世界,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发展的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拥有占世界1/4人口、13亿人民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这一系列的定义,足以让“中国”这两个字,在世界的分量有所不同;也足以让“中国”这两个字,成为某些人的心中块垒。

    面对中国的迅速成长,我们听到了真诚的祝福,也看到出于各种目的削弱中国、遏制中国的企图。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发展,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曲折”,面临这样那样的“指责”。所谓“西藏问题”的流行与时髦,根源于此;一些西方媒体的狂妄与偏见,根源也在此。这一切告诉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我们都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学会承受各种压力,善于在压力甚至是打压之下,更好地发展。

    这应该是我们爱国主义激情的落脚点——在机遇挑战并存的前进道路上,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每走一步,都可能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而每一次困难,都需要坚定这样一种决心:集中力量发展自己,让中国更加强大!

    在这个意义上,爱国热情既要体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上,更要体现在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对我们而言,最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把自己的身体炼棒,我们要把爱国热情凝聚成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共同意志,汇聚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业里。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困扰,我们都要更加坚定地走向世界,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所有营养;不管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要更加坚定地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智慧与勇气,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自信与自强。

    “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要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行动,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正如歌德所言,“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采用同一种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禀资,各尽所能。”

    愿爱国主义在这样的理念下凝聚起来,表达出来。